处务公开
当前位置:首页  处务公开

长安大学2023年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23-02-28浏览次数:3367信息来源:长安大学学生工作部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任务、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任务承上启下之年。2023学生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三项工程、三个计划”和“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扎实推进“一流学工”建设,全面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全力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质量成长发展体系,努力推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持续深化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扎实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认真做好学习宣传,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贯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依托“三项工程、三个计划”“一院一品”切实抓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深入开展系统培训、学习研讨。深入挖掘学校校友、师生在新时代伟大变革中的赓续奋斗、成长成才事迹,围绕团结奋斗、挺膺担当等主题,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宣讲巡讲,增强投身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民族复兴时代洪流的使命自觉。

(二)精心组织开学系列教育引导活动,全面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

依托“开学第一课”“开学第一次主题班会”、主题社会实践、党团日活动,全覆盖、立体化精准开展开学系列教育引导活动。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开展专项行动,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三)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建工作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扎实开展爱党爱国、爱校荣校、法治安全、诚信廉洁、人际和谐、卫生健康等主题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推动理论武装同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相结合,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四)完善“1+N”网络育人矩阵,打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品牌

持续构建“1+N”网络思政平台矩阵,不断推出质量高、评价好、受欢迎的网络文化作品,强化与全国高校思政网、易班网和中国大学生在线同频共振。推动“易班”校本化、特色化发展,支持直播间、抖音、微视频等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精心打造“长安大学学生在线”等品牌,每年微信公众号点击量1+推文10篇以上,全国高校影响力持续扩大。

二、聚焦“双一流”建设人才培养,全面加强优良学风校风建设

(五)全力营造浓厚学习氛围

落实《长安大学加强学生学风建设实施方案》,加强学风建设。高质量完成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子计划,评选文明班集体、文明宿舍,促进校风、学风建设。持续开展榜样教育和违纪案例警示教育,加快完善学业预警和学业帮扶机制。

(六)持续强化“两典礼一表彰”学风建设品牌

依托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和“榜样的力量—优秀本科生表彰大会,开展朋辈全覆盖榜样示范教育。深耕“新生教育工程”,打造“开学第一课”“院长讲专业”“校友课堂”等新生教育金课。深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毕业生教育,举办“我要上典礼”发言代表选拔,选树优秀典型。开展“榜样的力量进院系”,发挥“长大之星”的榜样引领作用。

(七)切实加强学业导师、思政班主任队伍建设

严格落实《长安大学学业导师管理办法》和《长安大学学生“思政班主任”选聘管理办法》,开展学业导师和“思政班主任”遴选及考核评优工作,加强过程考核和学生评价,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良、能力卓越的学业导师和“思政班主任”队伍。

(八)扎实推进德育实践课程建设

落实《德育实践课程成绩评定及学分认定实施细则(试行)》,统筹各院(系)完成德育实践课程各环节要求,打造德育实践精品课程,加强德育工作坊建设,进一步提升德育实践实效性。

三、坚持底线思维,持续严抓学生工作安全稳定

(九)严格落实“乙类乙管”下疫情防控各项举措

认真落实教育部、陕西省和属地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围绕“保健康、防重症”,持续完善健康监测、健康管理等常态化校园防控举措。加强北校区健康驿站建设、管理、运行。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树立良好卫生习惯。

(十)防范化解学生工作安全稳定突出风险隐患

加强重点人员关注,加大重点风险预警,加强隐患排查,多措并举做好敏感时间节点和重大活动期间的安全稳定工作,防范化解学生非正常死亡类突发事件。每月开展学生安全稳定风险研判会,对学生矛盾纠纷、心理安全等突出问题进行研判,精准评估和研判近期风险变化,全力保障学生生命财产安全和校园秩序稳定。扎实开展抵御和防范校园宗教渗透学生专项行动,定期开展信教学生摸排,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政策宣传教育。

四、加强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精准赋能平台建设,加快培育一流学生工作队伍

(十一)加大力度配齐建强辅导员队伍

严把辅导员优选优录关,完成2023年专职辅导员、学生兼职辅导员选聘,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配齐配强辅导员队伍。加强2023年辅导员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相关政策宣传与评选组织工作,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十二)深入实施辅导员赋能提升计划

围绕入职培训、业务提升、素质拓展、骨干研修等,研制辅导员培训规划,构建分层分类的辅导员赋能培训体系,定期举办辅导员沙龙、学工论坛,开设专题培训班,提升辅导员应对和处置复杂问题的能力。深入实施辅导员导师制,发挥辅导员导师在思想引导、经验传导、工作督导中的作用,帮助青年辅导员快速成长。

(十三)着力提升辅导员综合素质能力

严格落实辅导员工作“十项要求”,突出辅导员一线规则落实情况,不断提升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质效。健全完善辅导员素质能力标准,建立更加突出工作实绩的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强化辅导员素质能力考核,评选长安大学2022年度“最佳辅导员”,完成陕西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备赛参赛工作,不断激发队伍内生动力。

(十四)持续加强辅导员工作室建设

加强对辅导员工作室的资助与考核,培育我校辅导员的名人、名项目和名报告,推选辅导员工作研究课题、精品项目。依托思创中心,推进辅导员工作室理论阐释和实践创新融合发展,建设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辅导员工作室,推进研究型辅导员队伍建设。

五、持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十五)巩固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成果

充分发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示范引领作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系列主题活动,创建民族团结宿舍,评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学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秦疆情”辅导员工作室、石榴籽之家有形阵地建设,擦亮民族文化节等教育品牌。

(十六)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全面落实《关于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指导意见》,加强新疆、西藏籍民族学生工作,强化民族预科班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深入实施“铸魂计划”,组织开展学习培训和宣传宣讲活动10场,持续加强民族学生党员骨干培养。开展民族学生入学教育,持续打造石榴讲坛、石榴课堂、民族团结故事分享会等重点项目。深入实施“赋能计划”,开设《民族团结进步理论与实践》课程,依托学业帮扶班、一对一结对帮扶等加强民族学生学业帮扶;举办新疆西藏地区民族学生就业推进专题会、简历优化培训、青年校友分享,强化就业指导。深入实施“强基计划”,举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15讲,开展“石榴籽心连心”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

六、实施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行动,着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十七)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建设

修订出台《长安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工作方案》,推进学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标准化建设完善朋辈互助和家校协同机制,积极争取校外专业机构协作支持,构建全方位心理育人格局。全覆盖开展新生心理测评定期开展高年级学生心理测评。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挖掘和数据分析,构建心理重症危机干预体系,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危机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在学生社区建设心理发展辅导室、综合素质训练室等,实现学生社区心理服务站全覆盖。

(十八)全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精心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32学时的授课工作,强化授课教师教学技能系统培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进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赛,积极培育精品课程、教材建设等项目,推出一批心理微课、上线一批暖心贴士,构建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打造教育教学品牌。争创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

(十九)深化彩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品牌

积极推动体育、美育、劳育与心理育人相结合,注重知识传播和情感分享,围绕生命教育、挫折教育、适应性教育等推出高质量讲座20场,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矩阵。依托“3.25-5.25-12.25”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50场,培育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加强科学研究,开展高危学生群体心理行为特点分析,为危机识别和干预提供智力支持。

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资助水平和精准度

(二十)完善成才型资助育人体系

修订《长安大学鼓励毕业生面向西部基层等就业办法》,持续推进需求识别方法优化,精准识别相对贫困家庭学生及其成长发展需求,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技能提升计划,完善以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的成才型资助育人体系。

(二十一)持续加强精准资助

利用大数据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库动态管理,全面落实学生资助政策,保质保量完成奖、助、贷、勤、免、补等日常资助工作,重点保障特殊困难群体,确保应助尽助。开展助学贷款、奖学金评审、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等专题培训10场,提升院系资助业务水平。

(二十二)切实提升资助育人实效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资助育人全过程,开展励志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打造诚信与资助文化节、“助学·筑梦·铸人”主题活动、“榜样的力量—优秀本科生颁奖典礼”等品牌活动,传播资助育人正能量。加强《大学生助学教育与实践》课程建设,巩固现有勤工助学基地,拓展新的劳动教育基地。

八、加强学工信息平台建设,深入开展学生事务服务工作

(二十三)建设完善“长安大学学生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紧扣“教育数字化”总目标,推进“长安大学学生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等新型信息平台建设,完成“我在校园”平台本地化部署,创新教育供给模式,强化平台数据治理、事务服务和协同育人能力,在校园大数据分析及应用领域持续发力,持续推进学工数字转型和智能升级。

(二十四)持续提升学生事务服务能力

以深化供给侧改革为导向,持续提升“全方位”“全要素”事务服务能力,重点开展学生成长发展需求调研,在学生入校、考试、就业等重要节点开展有针对性的事务服务。落实《长安大学本科学生档案管理办法(试行)》,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统筹推进档案管理工作。

九、加强思创中心建设,持续提升学工队伍思政研究水平

(二十五)加强学工队伍思政研究能力培养

依托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陕西省思想政治工作重点研究基地、陕西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三个平台,形成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为主线,以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高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和高校意识形态与国家安全教育为研究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体系。

完成思创中心一期建设情况总结评估,入围二期建设单位。办好教育部直属高校抵御宗教渗透和防范校园传教工作专题培训班,加强陕西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研究,举办陕西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高端论坛暨思创中心专家指导委员会会议,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VR体验馆建设。

十、聚焦中心任务,持续提升学生社区教育管理服务水平

(二十六)调整优化北校区本科生宿舍

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完善学生生活配套设施,持续改善学生生活条件,有序更换需调整优化的学生宿舍家具,整体提升学生公寓文化氛围,完成北校区学生宿舍调整优化工作。

(二十七)实施“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治理创新行动

深入总结“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以来综合管理模式建设工作成果和经验。建设富有长大特色、体现思政要求、贴近学生实际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创新基地优化东区示范性园区服务供给,启用21#学生公寓示范性园区,配合基建部门建好西区示范性园区将学生社区打造成学生党建的前沿阵地、三全育人的实践基地、平安校园的样板高地。

(二十八)持续打造“四个社区”

聚焦学生社区建设目标,持续打造“安全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智慧社区”。优化学生预警系统、住宿管理系统、公寓门禁管理系统,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社区文化品牌,提升学生公寓管理智能化水平。

(二十九)着力创建“绿色社区”

倡导培育绿色环保生活理念,着力打造绿色学生社区,大力提升服务保障效能,有序更换高耗能设施设备,探索推进直饮水进学生公寓,不断降低学生公寓水电能耗

十一、加强国防教育品牌建设,不断丰富国防教育特色内容

(三十)深化大学生国防教育

充分发挥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优势,加强高素质国防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培育军事理论课等国防教育“金课,开好《国家安全》新课,持续提升教学质量。拓展军训内容,持续巩固军训成果,探索“转业干部-退役学生-国旗护卫队员”组训力量新模式。加强“微武工作社、国旗护卫队、退役大学生弘毅中队”三支队伍建设,深化国防领航教育品牌。多措并举提升征兵工作实效,逐步打造参军入伍育才成才品牌。

十二、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持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三十一)深化创建机关作风建设“文明处室”

加强领导班子政治能力建设,履行“一岗双责”。坚持定期理论学习制度,丰富党员日常学习形式,围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九个深刻领会”要求,全面系统学、联系实际学、融会贯通学,强化与战线互动交流、同题共答,把学习贯彻党章作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内容,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以培育创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为目标,持续打造影响力辐射全国的微党课,打造精品主题党日活动,全面推动党建工作质量争先创优。持之以恒落实“机关作风建设十项要求”和学工部“八项公约”,突出作风监督检查和结果运用,建立健全学生工作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长效机制,深入基层一线和师生群体问情问计问需,努力找到好办法,深化规律性认识,赢得战略主动。大力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改进调研方式,提高调研质量。巩固巡察整改成果,扎实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继续执行问题销号制度,持续巩固、深化、拓展整改成效。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之功在于行,2023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健全体制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强化一线规则,全力以赴做好学校“开放发展年”各项工作。一是努力打通学生工作的“最后一米”;二是努力做好“简单-认真-重复-创新-一流”的工作关系;三是努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连接能力”(质量党建、精准思政、积极维稳、数字赋能、系统推进)。



学生工作部(处)/武装部

2023226






Copyright © 2019 长安大学学生工作部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ICP05001168号
邮箱 : xsgzb@chd.edu.cn 邮编 : 710064 地址 : 西安市南二环中段 技术支持:泽瑞通信